參考消息網1月17日報道日媒稱,世界汽車市場迎來了轉折。在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和第二大汽車市場美國,新車銷量急速下降。由于共享汽車崛起等因素,日美歐新車市場今后或將進入負增長。各汽車制造商加快開發電動汽車和無人駕駛車等新一代汽車,但難以單憑一己之力包攬全部業務。各公司將正式啟動的戰略是:精簡機構,集中力量發展優勢部門,與其他公司合作互補。
據《日本經濟新聞》1月16日報道,2018年中國新車銷量約為2808萬輛,比2017年減少2.8%,時隔28年出現負增長。美國2018年新車銷量約為1727萬輛,比2017年增加0.3%。據全國汽車經銷商協會等預測,2019年新車銷量或比2018年減少2.7%。
報道稱,中國和美國占世界新車總銷量的比例分別為30%和20%,兩國銷量之和約占世界總銷量的一半。美中兩國汽車市場均增速放緩,將給供應鏈造成巨大影響。
據IHS馬基特公司預測,由于共享汽車的崛起,2018至2022新車市場平均年增長率約為2.1%,比2011至2017年(3.7%)幾乎減少一半。日美歐將轉為負增長,中國增速也將放緩。
德勤咨詢公司調查結果顯示,在世界各地的中心城市,私家車出行的規模縮小。據估算,利用共享汽車出行的比例將由2015年的約7%上升至2050年的約28%。
報道稱,預感到市場變化,中國政府和歐盟積極改變產業政策規則。其目的在于,出臺嚴格的環保政策推動由汽油車到電動汽車的迅速轉變,發展電池等新產業。
報道指出,中國自2019年實行讓車企承擔生產一定比例新能源汽車義務的政策。新能源車成長潛力巨大。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約為125萬輛,比前一年增加62%。
美國在無人駕駛車等新一代汽車開發方面領先世界。美國通用汽車和谷歌公司競相積累行車數據,根據市場變化加快進行結構調整,以數據為武器提供新的出行服務。
2018年,豐田汽車公司與軟銀集團合作,本田與通用子公司聯合加快開發無人駕駛技術。電動汽車技術開發方面,豐田、馬自達和電裝公司成為主導,斯巴魯和鈴木等9家日本汽車制造商將結成聯盟。
鈴木公司退出中國市場,專心在占有更多優勢的印度市場謀發展。該公司打算在電動化等新一代技術方面與豐田合作。豐田在印度利用鈴木的銷售網絡,著力拓展中國等其他新興國家市場。
日產、法國雷諾和三菱汽車結成的聯盟集合三家所長。三菱汽車開拓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市場,在電動汽車領域具有技術優勢的日產公司大力開拓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