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荊萍 孫龍
今年以來,大連重工海外市場一路“綠燈”:澳大利亞、迪拜、幾內亞、多米尼加共和國等,不論是老客戶還是新朋友,都接連向大連重工伸出“橄欖枝”。企業近年來“發力供給側,深耕一帶一路”目標的“抓鐵留痕”,使該公司在國內外市場萎靡的狀態下,今年上半年出口訂貨增長20%,三新(新產品、新市場、新領域)增長16.8%,經濟運行質量穩步向好,連續多年保持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
以“新”改“老” 以“老”“促”新
幾年前,記者曾在河北曹妃甸一個煤場,目睹了這樣的一個工作現場:一臺龐大的翻車機穩穩“銜”住三節滿載煤的車廂,把車廂順時針旋轉180度,將數百噸煤輕巧地卸在輸送帶上,然后再將車廂翻轉180度回到原位……現場沒有一個工人,看不到粉塵,聽不到噪音。操作室里的工作人員說,煤場一天卸10列火車很輕松。這是大連重工研發的世界首套折返式三車翻車機,2013年問世后迅速占據國內90%以上的市場。
2015年,該公司按世界最高環保標準自行研制的7米焦爐機械,讓煙熏火燎、氣味難聞的窘況徹底成為歷史,開創了新一代焦爐機械綠色智能制造的新紀元。
2017年,國內首臺2500噸/小時雙向連續卸船機問世,使物料在封閉系統中傳輸,全程無揚塵,樹立了“無塵港口”標桿。
翻車機、焦爐機械、卸船機、起重機等這些大連重工的“看家”傳統產品,在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的市場寒冬,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技術創新,以不斷煥發出的青春活力,大大夯實了企業的市場根基,為我國重大裝備填補了一個又一個空白。
該公司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多功能航天發射移動平臺臍帶塔,助力“長七”火箭發射升空;為FAST工程配套研制的饋源索驅動機構,讓世界最大“天眼”能靈活自如地觀測深空。這兩個重大裝備的研制成功,標志著大連重工躋身國家大科學研究及試驗設備市場,在國家尖端前沿技術領域擁有了一席之地;國內首臺“華龍一號”核環吊順利通過試驗臺功能試車驗收,不僅使企業核電起重設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5%以上,還為推動我國核電產品“走出去”,打入發達國家市場做出了重要貢獻。
面對市場發酵般“智能化”需求,該公司成立了智能裝備研究院,為產品迅速裝上的“智能大腦”,深受市場的青睞:曹妃甸首鋼京唐7.63米頂裝無人化焦爐機械樣板工程現已成為國內同類設備的樣板;攻下了攔焦機、裝煤車、推焦機、電機車四大車之間的智能調度匹配、爐門和紅焦圖像識別、一鍵式智能化操作和自動駕駛等行業領先核心技術,并憑借此項技術,成功承簽陜西某公司7米頂裝大型焦爐智能化EPC總包合同、寶鋼7米焦爐故障診斷合同、電機車無人化合同和寶鋼梅鋼四大車智能化管控系統合同等。
在裝備制造業新一輪競爭的風口浪尖上,大連重工全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新產品研發、國際化經營、產業鏈延伸、傳統主導產品升級換代和核心零部件做強做大五大創新驅動戰略,每年開發新產品30多個,攻克關鍵技術70多項。
以“高”拓展 以“新”深耕
216項“中國第一”,513項發明專利,大連重工在向高端市場不斷攀登的同時,“一帶一路”逐步得以深耕。
今年年初,該公司在與澳大利亞羅伊山鐵礦公司多年合作的基礎上,又簽訂了5年的長期服務合同。服務范圍不僅包括公司以前提供的9臺世界頂級散料設備的定期聯檢及報告、維修方案、備件選擇方案及倉儲管理方案、維修特殊工具的選擇和設計方案,設備整改和技術提升等,還擴大到羅伊山現有及未來改擴建的所有設備。由此,該公司在澳大利亞補齊了最后一塊短板,建立起了同蒂森克虜伯及山德維克等知名品牌公司相等的設備全壽命周期的售后服務體系,也使公司與用戶的關系由簡單的設備制造合作,轉變為協同發展的命運共同體。
今年5月1日,中國和多米尼加共和國正式建交。緊隨中多建交的腳步,該公司成功簽訂多米尼加共和國海娜港兩臺55噸岸橋生產合同,收獲了兩國建交后我國企業在多米尼加共和國的首個外貿大單,使公司產品首次挺進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區市場,也使公司產品出口的國家和地區由89個提升到90個。
今年6月,該公司又與迪拜簽訂了數字化料場成套設備合同。該項目包括從物流輸送到倉儲管理的整體EPC總包,累計合同額3億多元。該項目技術優勢首先體現在料場系統智能化解決方案,在封閉料棚內,實現堆取料機、皮帶輸送機、料場設備及物料的防碰撞的安全環保高效運行管控和三維動態運行呈現。該項目的成功中標,標志著大連重工技術研發在該領域實現了整體料場自主知識產權國際性的突破,即國際第一個成套數字化料場、國際最嚴格的環保清潔和安全料場、國內第一個整體EPC出口料場。
從分包到總包,從單件到成套,從只賣產品到全程服務,大連重工不斷以高端產品拓展世界產業再分工的鏈條,以新技術深耕“一帶一路”大市場。沿著新的轉型路徑,大連重工國際化進程驟然提速:在德國設立研發中心,在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印度等國設立公司并招聘當地員工,形成營銷、研發、生產和服務四大體系。
如今,在絲綢之路南線,大連重工成為印度最大的風電齒輪箱供應商。大型船用曲軸、高低壓缸等高附加值核心零部件陸續批量出口到日本、德國等國家;盾構機、核環吊、大型堆取料機等整機產品訂貨額已占企業出口總額的六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