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董明珠不是悲情式人物
文/蔡恩澤
隨著6月11日凌晨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小米提交的CDR(中國存托憑證)招股計劃書,小米已然成為CDR第一股;且小米已于6月7日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將于7月在港交所發行IPO。屆時,雷軍所持有的小米股權,將讓雷軍身價增加上千億。
雷軍風頭正勁,讓人情不自禁地聯想到商界女強人董明珠眼下的處境,一大串負面新聞纏身:為銀隆站臺遭非議,十億元“賭局”大勢不妙,造新能源車遇挫,公司股東大會延期,連任又成懸念。與雷軍的春風得意相比,董大姐似乎有點悲壯。
有道是“性格決定命運”,董明珠的強勢,作風凌厲,辦事果斷,說一不二,喜歡掌聲和鮮花,聽不得不同意見,這已是全國人民早就領教了的。
但她的企業家精神、社會責任擔當又是當下許多老總所欠缺的,堅持質量第一的格力品牌已在消費者心目中深深地扎下根,在董明珠的家鄉南京有一位退休老干部,他在省城和鄉下兩處住地安裝了8臺壁掛式空調,清一色的格力品牌。用這位老干部的話說,“我是董明珠的粉絲,家中安裝格力空調是了卻一種敬慕偶像的情懷。”
曾經滄海難為水,見識了董明珠的風采,才會知道什么是女人的霸氣。霸氣其實不算是貶義詞,只不過,在那些討厭她的人嘴里,就變味為霸道。“董明珠走過的地方連草都不長”,競爭對手曾如此抹黑,喟嘆董明珠的強悍。
董明珠口無遮攔,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下批評一些投機取巧的商業人士,她那樸實的面孔里,透著誠實、倔強和剛強。她成為家喻戶曉的網紅,不是靠臉蛋圈粉,那些大實話讓人忍俊不禁,在網上瘋傳,一不小心就上了頭條。
但董明珠作為中國制造的理想主義者,卻鮮為人稱道。作為女性,她酷愛格力,視為己出。聆聽過董明珠演講的人,都看得出她把演講當成推銷格力的廣告宣傳。她也毫不避嫌,大大咧咧地為格力代言,還生怕有人反應遲頓,隔上一段時間,甚至會赤裸裸念上一句,“好空調,格力造”。
真正讀懂董明珠的人,知道她對格力愛得特別深沉,是源于對中國制造業的情懷。中國制造業也需要董明珠這樣如此執著如此鐘情的企業家。
她是一位霸氣外露的商業鐵娘子,不走尋常路的人,說話鏗鏘有力,辦事雷厲風行,她的人生像一枚炫彩的陀螺,每一次壓力,每一次挑戰,都是她旋轉的動力。在她人生的字典里沒有“認輸”兩個字。
她從名不見經傳的業務員到擁有將近8萬名員工的企業掌舵人,28年間,她帶領格力成功打入世界500強,成為家電領域的實力領跑人。
她視自主創新為企業競爭的終極力量,打造核心技術成為格力屢收碩果的“不二法則”。她說,只有創新的靈魂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中,企業才真正具有競爭力。她以“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為己任,成為制造強國使命的忠實踐行者和開拓者,不玩概念,不搞噱頭,靠練好內功“強身健體”,靠腳踏實地行穩致遠。
如果硬要說董明珠有“野心”,野心深處是情懷。她認為,不要因為對用戶思維的擁抱,忘掉自己終究還是那個要靠產品吃飯的人。
董明珠和她的格力,以一個中國人的品格,一個負責任企業家的格局,一個特立獨行家電巨頭的未來布局,展現著一種野心深處的情懷。這種情懷,不只屬于董明珠她一個人,而是中國制造應有的國家情懷。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不要機械地將董明珠與雷軍硬性相比,如果一定要比,一個是手機王子,一個是空調玫瑰;一個是銷售為王,一個是技術為王;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雖說是商業理念不同,卻也是平分秋色,殊途同歸,都為高質量發展經濟作出貢獻。
退一步說,如果天不佑人,即便銀隆真的倒了,十億賭局真的輸了,造車夢破滅了,連任格力電器董事長成泡影,董明珠還會在中國制造的史冊上留下輝煌的一筆。
?。▉碓矗鹤C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