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以下簡稱《綱要》)。
《綱要》提出了加快構建“安全、和諧、開放、協調、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美麗國土”的總體目標。到2030年,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不斷優化,整體競爭力和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土開發強度不超過4.62%,城鎮空間控制在11.67萬平方千米以內。建成高標準農田12億畝,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94萬平方千米以上。
在海洋經濟方面,《綱要》指出,到2020年,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到9.5%;到2030年,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力爭達到14%。
《綱要》還表示,促進各類城鎮協調發展。提高大城市的經濟社會活動組織能力,強化區域服務功能,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加快發展中小城市,強化產業功能、服務功能和居住功能,提升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水平,提高集聚人口和服務周邊的能力;重點發展區位優越、潛力較大、充滿魅力的小城鎮,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發揮連接城鄉的紐帶作用,培育具有農產品加工、商貿物流等專業特色的小城鎮。
其中,將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建設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城市群,以盤活存量用地為主,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統籌地上地下空間,引導中心城市人口向周邊區域有序轉移。培育發展中西部地區城市群,發展壯大東北地區、中原地區、長江中游、成渝地區、關中平原城市群,適當擴大建設用地供給,提高存量建設用地利用強度,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加快人口、產業集聚,打造推動國土空間均衡開發、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綱要》還表示,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并加以嚴格保護,2020年和2030年全國耕地保有量分別不低于18.65億畝(1.24億公頃)、18.25億畝(1.22億公頃),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15.46億畝(1.03億公頃),保障糧食綜合生產能力5500億公斤以上,確保谷物基本自給。
除此之外,將建立完善耕地激勵性保護機制,加大資金、政策支持,對落實耕地保護義務的主體進行獎勵。加強優質耕地保護,強化遼河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區域黑土地農田保育,強化黃淮海平原、關中平原、河套平原等區域水土資源優化配置,加強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四川盆地等區域平原及壩區耕地保護,促進穩產高產商品糧棉油基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