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力孱弱 研發能力不足
昌河借SUV“造血”恐成空
隨著首款SUV的上市,昌河汽車展開了挽救銷量的一搏。然而,作為北汽收購后輸血研發的第一款SUV產品,售價5.59萬-7.59萬元的昌河Q25前景并不明朗。業內人士認為,SUV市場的火爆挽救了國內車市銷售的低迷局面。然而,過多同質化產品聚集在同一細分市場,品牌力孱弱的后來者已難形成競爭優勢。
月銷不足千輛
事實上,被委以重任的Q25并未擔負起昌河汽車沖量的重任。據全國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3月上市的Q25首月銷量僅為791輛,4月銷量為829輛。對于昌河Q25的銷量低迷,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相比Q25,作為競爭對手及同門兄弟的紳寶X25銷量卻大幅提升。
根據官方數據,X25在3月與4月的銷量接連突破1萬輛,環比2月銷量增長了近200%。一位銷售昌河汽車的經銷商透露,Q25的售價不僅比X25價格略高,而且自身還有品牌知名度低、渠道少和空間小等不足,競爭力很弱。
與此同時,自主品牌小型SUV的數量遠超緊湊型SUV的數量,競爭之激烈超過了其他SUV市場。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小型SUV市場于去年達到峰值,年銷量超過200萬輛。但從今年前4個月的銷量數據來看,小型SUV在1-4月累計銷售近75萬輛,盡管比上年同期增長近兩成,但與SUV整體市場46.3%的增長率相比,回落態勢愈發明顯。
汽車市場專家顏景輝認為,小型SUV的增長點并不在二三線城市,而是集中在成熟的一線市場。在這一區域,消費群體對品牌、性能、外形有自己獨特的要求,而昌河曾作為“小面”的代表,知名度明顯落后對手,如果沒有鮮明的特征,很難打動消費者。
錯失MPV熱潮
面對首款SUV銷量低迷的尷尬局面,昌河汽車計劃今年除了全新的Q25外,第二款SUV昌河Q35的上市也已提上日程。據悉,Q35與北汽紳寶X35同平臺打造,參數和配置與X35極為接近。業內普遍認為,昌河現有產品較為薄弱,而X35已提前上市,Q35再造一款同質化的產品,難免會走上Q25銷售失利的老路。
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昌河汽車全年累計銷量為24871輛,同比增長13.4%。然而,今年1-4月銷量為34241輛。同比下降11.3%。其中,4月銷量為4158輛,同比下降25.3%。這也意味著昌河汽車在首款SUV上市后,銷量反而出現下行態勢。
在昌河汽車的產品結構中,目前僅有福瑞達M50、昌河Q25、昌河福瑞達三款產品。其中福瑞達M50占據了七成以上的銷量。在顏景輝看來,手握SUV與MPV兩大增長最快細分市場產品的昌河汽車,發展到今天失落的地步,與其造血能力不足有很大關系。過于重視SUV而忽視MPV的增長,不僅造成了優勢產品地位的下滑,對其整體的造血能力也會產生影響。
研發待補短板
為了彌補昌河造血能力以及研發的不足,北汽不得不在資金、技術、產品、管理等方面給予昌河汽車大力的支持,包括投資上百億元建設昌河汽車景德鎮洪源工廠和九江產業園兩大全新生產基地。
今年5月16日,昌河汽車九江工廠“三車兩發”項目廠房主體工程順利竣工。而同期北汽昌河汽車研發中心的開工建設,將陸續導入六大平臺、10款衍生車型的產品。能夠看出,北汽正在扶持昌河汽車建立自主研發體系,打開自主創新空間,解決昌河汽車的后續發展問題。
值得關注的是,昌河汽車今年將迎來產品豐收年。按照計劃,繼昌河Q25、福瑞達K系列微卡后,Q35、新能源車型等新品也將上市。可以說,北汽的持續輸血,對于昌河汽車而言無疑是福音,但作為SUV市場的后來者,如何擺脫銷量低迷的困擾,實現自我“造血”能力,也成為昌河需要面對的新課題。北京商報記者 藍朝暉
編者按
中國汽車市場已發生轉折性的變化,兩位數增幅的時代已經遠去,眼下,SUV市場的高增長幾乎成為中國自主品牌賴以生存的基石。然而,市場是殘酷的,雖然SUV市場整體仍呈持續增長態勢,但就銷量排行來看,自主品牌在SUV市場前十榜單中優勢較前期有所下降。今年4月,自主車企旗下僅有哈弗H6、傳祺GS4、寶駿560和長安CS35入圍SUV市場銷量榜前十位,表現大不如前。可見,中國自主品牌在SUV市場的競爭優勢正在迅速變小。
隨著合資品牌的產品下探,主流自主SUV產品只能降價應對,目前很多自主品牌車企甚至不得不在盈虧平衡點之下運營,盈利要依靠母公司輸血。業內人士分析,如果這種局面繼續下去,別說趕超和發展,自主SUV能否生存都要打問號。那么,中國自主品牌車企是否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嚴峻性?如何應對?自主SUV還有沒有前景?北京商報記者試圖通過后續研發、盈利造血、產品結構以及市場競爭幾個方向,尋找自主品牌SUV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