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初,寶馬在華就已經進入密集調整人事的前奏,筆者一點也不意外。近日,寶馬中國和華晨寶馬一起公布了一系列內部崗位輪換的消息,因為這只是原華晨寶馬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康思遠上任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之后燒的“第一把火”,何況這把火還有貫徹寶馬集團總部意志的成分在里頭。
2015年,對于寶馬在華而言并不是值得驕傲的一年,去年寶馬在華銷量為46.37萬輛,同比微增1.7%,能成為德系豪華車三強業績局中者實屬不易,但這一業績確實拉低了寶馬全球的增速,并出現在華近十年來的首次單月負增長。歷來企業銷售人員走的就是“一條不歸路”,銷售業績目標永遠是“一路向前”,從前任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安格調離,到負責銷售的副總裁王洪請辭,都體現了高管們的勇于擔當,但作為知名車企寶馬卻是“仁義”的,安格調回德國總部,“三朝元老”許智俊上調寶馬集團亞太區,挽留王洪領導寶馬中國培訓學院工作等。
2015年,寶馬業績也全非銷售之責,現有產品進入生命周期末端,趕上競爭對手奔馳“產品大年”,這才是造成寶馬去年在華銷量“丟分”的主要因素。此次康思遠燒的“第一把火”正是為了迎接寶馬的“產品大年”,今年寶馬將投放十余款新車,其中包括一季度將國產上市的寶馬2系旅行車、有著五座和七座兩種車型的第二代X1以及首次國產化的寶馬X3。
我們再看寶馬此次人事調整的細節,39歲的劉智接替許智俊擔任寶馬中國總裁,其個人在寶馬的履歷是完整的,“從南區高級經理、總監到華晨寶馬銷售副總,劉智的晉升一步一個腳印”。他是德系豪華車三強在華最年輕的總裁,也是唯一的一位中國籍總裁。有意思的是,去年擔任寶馬全球CEO年僅49歲的克魯格也是德系豪華車三強中最年輕的全球CEO,寶馬管理團隊的年輕化有利于企業充滿活力、進取無限。
劉智是“唯一的一位中國籍總裁”的身份也同樣體現出康思遠更深一步的本土化戰略得到寶馬集團總部的支持。“我們對中國的承諾始終如一,一直視中國為最重要的市場??傮w上,我們會在所有經營活動中強化本土化思維;從本土人才的培養到本地化生產,我們都將貫徹 在中國,為中國 的初心”。
從2013年起,寶馬國產車占比一直呈現兩位數上升,去年寶馬國產車占據總銷量的61.9%,但相比奧迪國產車比例90%、奔馳國產車比例67%仍顯得不夠。擔任合資公司一把手長達6年時間的康思遠更明白提高國產化車型對于提升寶馬整體銷量的重要性,這也成為其新職務必須燒的“第二把火”。
在一個多月前,寶馬在沈陽的新發動機工廠開始生產最新一代3缸和4缸發動機,同時寶馬也宣布2系運動旅行車開始國產,這還遠遠不夠。寶馬集團負責生產的董事齊普策(OliverZipse)此前表示,寶馬未來國產車型數量從現在的3款增至6款。當下寶馬需要在時下最火、最貼近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上加速國產化,有著五座和七座兩種車型的新一代寶馬X1和寶馬X3成為康思遠能否打好2016年銷售戰役的關鍵車型。
面對直屬上級,康思遠與蕭紳博溝通至關重要,而其領導的在華管理團隊在處理銷售終端業務時,既要因地制宜,也要貫徹好寶馬集團總部意志,不激進也不保守的保證寶馬在華銷量再次步入快速增長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