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根據外媒報道,有消息稱IBM將啟動史上最大一次裁員計劃,最快將于下個月裁員111800人,裁員幅度高達26%。
IBM目前全球員工約43萬,如果裁員的事實屬實,那么將成為IBM歷史上最大的裁員事件,打破當年裁員60000人的紀錄。
消息源于硅谷記者RobertX.Cringel,Cringely透露,IBM的裁員將從本周開始,部分員工將收到人力資源部門的通知,裁員一直持續到2月底。IBM將在第一季度支付一大筆遣散費用。他暗示,IBM總部將成為裁員的重災區,“但其他也不見得情況很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裁員一事向IBM大中華區公關總監申小乙求證,由于是周末,記者未聯系上他本人,記者嘗試聯系IBM中國區其他負責人,截至發稿時,IBM大中華區并未就裁員一事做出回應。
四季度營收凈利雙降
作為昔日PC時代的驕子,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面前,IBM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如果傳聞是真,那么裁員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削減成本開支以及精簡業務條線,一方面IBM龐大臃腫的組織架構已經很難適應現在互聯網的節奏;另一方面,IBM的硬件以及服務營收也在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目前,IBM的營收主要來自硬件以及針對企業端的服務,硬件收入已經呈現下滑的趨勢。2014年,IBM宣布將低端機X86服務器業務以23億美元的價格賣給聯想。“大型機軟件業務雖然是IBM的重要業務,但已經增長乏力。”IBM軟件和系統執行副總裁史蒂夫·米爾斯此前在瑞信科技大會上表示。
軟件的服務主要是通過向企業客戶,尤其大型企業客戶提供技術服務獲得盈利。不過,隨著云計算、云存儲等新興IT技術的崛起,企業客戶可以租賃服務器的存儲空間和處理能力,來獲得遠低于聘請顧問和購買硬件的成本,這對IBM造成了極為致命的打擊,藍色巨人正面臨以谷歌、亞馬遜等企業為代表的云計算新興高科技企業的巨大沖擊。
根據2015年1月20日公布的財報數據,IBM第四季度營收為241.13億美元,同比下滑11.9%;凈利潤為54.84億美元,同比下滑11.3%。
轉型面臨挑戰
事實上,IBM并非沒有意識到問題所在,也開始積極轉型。2014年初,IBM首席執行官GinniRometty宣布了IBM的轉型目標和方向,即圍繞認知計算、云計算及互動系統三個方向進行改革。
GinniRometty表示,“我們必須承認,2013年是轉型的重要一年,我們的表現沒有達到預期,稅前收入下降了8%,2013年的總收入為998億美元,下降了5%,按照固定匯率計算則下降了2%。因此,在繼續重新調整以取得更高價值的同時,我們還要解決正在阻礙我們的那些業務問題。”
但是,在轉向云計算的發展中,IBM的產品仍然面臨挑戰。2013年,IBM在與亞馬遜的競爭中,丟掉了美國中央情報局一個6億美元云計算的合同。美國政府正希望削減支出和利用新技術來處理大規模數據運算任務,作為傳統的企業服務提供商,IBM此前在這一領域一直處于壟斷地位,但新興的云計算企業已開始搶奪這一市場,失去中情局的訂單被視為IBM創新不夠的一個重要標志。
2013年,IBM收購了云服務商SoftLayer,并投入大量資金用于SoftLayer及其服務廣告。
作為百年老店,IBM曾多次轉型,經歷過主營業務的多次變更。上世紀90年代,IBM果斷把業務重點從大型機業務轉向了服務器、軟件和技術服務,從而獲得了巨大的發展。IBMCEO郭士納也以《大象如何跳舞》向外界闡釋IBM的經營之道,但在經歷大風大浪后,IBM需要面對下一個轉型和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