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的手續上,俄羅斯比中國落后,中國比美國落后。”向來說話直白的曹德旺在談及海外投資環境時,繼續他一貫的大實話。
作為福耀集團的董事長,曹德旺親歷著福耀集團走出去的每一步,也多次親自赴俄羅斯和美國進行考察和洽談。被問到他在兩個國家的投資經歷時,曹德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吐槽了俄羅斯的繁瑣手續,盛贊了美國的投資環境。
投資美國最方便
在2013年9月,俄羅斯生產基地正式投產時,曹德旺曾對本報稱,俄羅斯在稅收、簽證和海關認證等手續上都非常麻煩,讓其頭疼不已。但在最近收購美國PPG工廠的交接儀式上,他卻對本報說,在美國的投資很順利也很便捷。
“在美國投資辦手續比對中國投資和對俄羅斯投資都方便。”在曹德旺看來,美國擁有非常健全的法律法規和良好的投資環境。
福耀集團副總裁白照華全程參與了美國的收購案。提起和董事長曹德旺一同去美國的考察和項目洽談,他記憶深刻。
白照華說,在俄羅斯建立工廠,按照當地的常規速度,得三年才能建好。但由于俄方政府的支持,當地利用一年時間就提前建成了生產基地。 “美國政府更是客氣”,白照華提出,美國官員當時特地在市政廳接待了他們,并耐心地介紹了當地的投資政策。
對于去美國投資過程中得到的各界人士的支持,曹德旺也說自己很感動。
然而,他也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在美國投資聽起來很美,補貼很多,卻并不那么容易拿到。
他以此次福耀集團在俄亥俄州的投資項目為例。這一項目美國政府給予福耀集團的補貼總額會達到1700萬美金。“我那個4、5萬平方米的廠房是1500萬美金買來的,等于廠房不要錢。”曹德旺稱,“這聽起來很美,但你拿不到錢。只有你實實在在做好了才能拿到錢。”
比如,美國政府在招工培訓上會給福耀200萬美金補貼,但只有企業招工了,并且工人經過培訓之后才能拿到這200萬補貼;如果不招工不培訓,補貼自然免談。再比如,給福耀集團高管所得稅免稅免5年的優惠,但也只有實際發了工資才有所得稅,這樣就既監督了企業雇人并按規定發工資之事,又以補貼的優惠政策吸引了海外投資。
曹老板的出海經
這個一有空就琢磨新工廠位置圖的勤奮老板擁有著怎樣的出海經驗?
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的采訪時,曹德旺表示,2011年到現在,福耀集團已經被國家批準立案了6億美金的投資,勢頭很猛,“但是我覺得出去要慎重。”
在他看來,“走出去”之前必須要想清楚三個問題:
首先,你出去想要干什么?
“是想去移民,還是想去出口到那邊建立工廠。目的是什么一定要弄清楚。”曹德旺說,福耀集團去美國的投資目的就是將工廠搬移到市場的前沿,實現進一步的國際化。
第二,你要拿什么東西出去?
“是產品走出去,技術走出去還是資本走出去?到底是什么出去。”對于出口已占總產量50%的福耀而言,去美國投資建廠輸出的不僅僅只是產品,還有資本和技術。
第三,你對對方的投資環境了解多少?
“像我們去美國,為什么我馬上追加之后的投資2億美元。因為我對他們已經有了解了。”曹德旺說,福耀的汽車玻璃在美國當地已有一定的市場基礎和良好口碑,所以當地對福耀并不陌生;經過實地的考察和溝通,福耀對美國的投資環境也有真切的了解。
投資美國的那本賬
除了上述的三大問題之外,作為一位生意人,還必須清楚地了解出國投資的利潤在哪里。
曹德旺心里的那本賬就算得很明白。
“美國工人的工資和福利將占到總營業額的40%多,的確比中國高。但制造業的稅賦卻更少。只征收所得稅,沒有流轉稅的稅賦,這樣就能省下一半。另外,美國的能源也比中國便宜。比如天然氣的價格只是中國的五分之一。這對我們投資是個很大的鼓勵。”
較低的稅賦、便宜的能源、省下的運費,再加上美國政府給予的補貼和支持,哪怕美國當地的人工費用相對昂貴,工會的勢力亦較強勢,在美國投資的成本并不一定比中國高。
更重要的是,美國高素質的人力資源相當豐富。曹德旺說,“國內的公司有兩個清華的就了不起了。但在美國公司,全球排名前五的理工大學人才一下子進來十幾個。”
另外,白照華還提出,由于投資環境充分的市場化,在海外投資時與當地政府打交道比較容易,公關費用也很少,也不存在亂報價的情況,在操作上始終按照標準規范進行。
不管是在俄羅斯還是在美國投資,白照華的感受是,“不會有行政部門經常來,非常干凈”。而且,答應過的事說到辦到。
鑒于美國投資的種種優勢,曹德旺如是表態:“我很支持去美國投資。近期我們也會集中做美國(的投資),對美國的投資還會再增加。”
當然,中美的文化沖突仍然存在。曹德旺說,中國人講究面子,但美國人不同,講道理習慣在桌面上講,本著公開透明的原則真誠地交流。這就需要中國企業在走出去時充分理解美國人的方式,在交流中逐漸成熟。